作者:李纯
生于大气厚重的齐鲁大地,运笔却如流云飞霞,钟灵毓秀。以优秀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,画家沈燕在艺术领域一枝独秀。她身兼多职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世界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,在艺术之路上,默默躬耕,收获颇丰。其作品荣获70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名家交流书法作品金奖,在国内外广泛发表、获奖及收藏,还入选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。
2023年,美国芝加哥北美网北美微视与中美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主题为“奋进2023”中美艺术家交流画展,共展出100多幅作品。沈燕作为中西合璧、传承创新的画家参与其中,流光溢彩的仪式上,她和她的作品淡雅清芬。
一、董其昌“南北宗论”影响深远
董其昌作为明代书画大师,在其画论中主张“南北宗论”,以禅喻画,将中国山水画分为南北两宗。南宗以王维为始祖,强调笔墨情趣和意境的营造,注重画家内心的感悟和表达;北宗以李思训为代表,侧重于工整的描绘和华丽的色彩,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再现。董其昌还强调“以境之奇怪论,则画不如山水;以笔墨之精妙论,则山水决不如画”,深刻地揭示了绘画与自然的关系,认为绘画是画家通过笔墨表达内心感受和审美追求的艺术创造,而非对自然的简单模仿。
此外,他注重画面的构图和布局,常采用“三段式”构图,即前景、中景、远景分明,强调笔墨的“气韵生动”,善于运用墨色的浓淡、干湿、虚实来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气质。
从沈燕的作品来看,其艺术风格融合了笔墨意趣和构图意境,在中西合璧的视角下呈现出独特魅力。
1、技法融合:精研巧绘,形神兼备
沈燕的绘画在骨法用笔上展现出深厚传统功力,与董其昌强调的笔墨情趣相呼应。同时,她巧妙吸收西方绘画写实技巧,在描绘人物、花鸟、山水等题材时,能精准表现物体形态、结构与质感。在墨彩运用上,她既传承中国传统以墨为主的理念,又大胆借鉴西方色彩观念,尝试彩墨画,使画面色彩丰富且协调。
2、意境营造:诗意栖居,灵韵天成
沈燕很多作品中,流露着淡雅出尘的诗意。她的花鸟画,呈现出自然的勃勃生机,灵动婀娜。山水作品,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现代山水画,都体现出虚实相生与透视空间的结合,既传达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,又展现出西方绘画的空间感。
3、审美融合:雅俗共赏,时代新篇
沈燕的作品兼具高雅与通俗之美,阳春白雪,下里巴人,皆可从画的意境中体会陶然之乐。既有“呦呦鹿鸣、食野之苹”的欢快散逸,又有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的空蒙悠远。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,融入现代审美观念与表现手法,展现出独到的时代气息。
二、 一花一鸟,一动一静,一涟一漪皆灵性
下面让我们走近沈燕的具体画作来品茗。
1.剔透葡萄: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
葡萄是其钟爱表达的主题。画面上一篮子如紫色珍珠的葡萄,挤得满满当当,好不热闹。从整体上看,有富足团圆之气,细看每个个体,晶莹剔透,极尽细腻,每一笔铺陈与渲染之间,可见画家倾注的心力。主题简洁,却工笔描绘,不厌其烦,葡萄虽为静物,画面上却有呼之欲出的快活之感。写意贵在涉趣,沈燕的细腻柔和,对家居与田园之趣的热爱,在这一筐子葡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,难得的便是这一刻的怜爱与真情趣。
2.山水画: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
沈燕画笔下的山水,有一种男儿般的大气,仿佛蕴藏了胸中沟壑与抱负。如古典青绿山水画,以绿色为主色调,皴擦较少,展现出宋代青绿山水的韵味。山峦起伏,树木葱茏,茅舍隐现,云雾缭绕,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。这样的山水,是进取的、神秘的、有豪情、有锋芒的,让人想起了“群山万壑赴荆门, 生长明妃尚有村”,但与此同时,又有一种空谷磐音的呼唤,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,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。
现代山水画,墨色苍郁,设色淡雅,以墨色的浓淡变化展现出山水的层次感。远处山峦连绵,近处江水潺潺,江风浩荡之气扑面而来,有一种星垂平野阔、月涌大江流的惬意风流。
山水画在她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,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现代山水画,都体现出她对寓情山水、天光一色、千里江山、磊落豪雄等传统山水画内蕴的深刻理解。
3.人物画: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
兴许是受诗经的濡染,沈燕笔下的人物画,无论服饰、身份为何,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远古的娴雅宁静。她的人物画造型优雅,色彩淡雅,体态舒缓,身姿婉转,神情淑雅恬静,让人想溯流而上,溯洄从之,与画中人对话。细腻的笔触,将人物温柔的气质与多彩的生活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画中人,往往是画家心中理想人物的投射。寤寐思服,辗转反侧,念念不忘,这样的人儿,在哪里呢?
4.花鸟画: 沙上凫雏傍母眠
沈燕的花鸟画应物象形、随类赋彩,在笔墨上,精细、克制而有深情。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水鸟在水中游弋,相依相偎,荡漾的碧水与毛茸茸的羽翼,在同一幅画中,以不同的笔法呈现却融为一体。另一幅画中,一只外羽淡灰与深灰搭配、头部黑白相间的大鸟,正凝视着眼前的山石青葱,鸟的羽毛用墨线勾勒得如银钩铁画却又飘逸流畅,花叶的色彩鲜艳、羞怯、柔美。
飞禽张扬,静花能语,万物生灵有情,沙上凫雏傍母眠。
三、苏轼:其身与竹化,无穷出清新
苏轼说:“与可画竹时,见竹不见人,岂独不见人,嗒然遗其身。其身与竹化,无穷出清新,庄周世无有,谁知此疑神”。绘画之至境,是画家真性情、入木三分的感触、精妙入微的笔锋,与所绘之作合而为一。沈燕以自身的灵秀之气与满腹诗书,滋养画作,使作品氤氲灵动,感染人心。
奇巧不是巧,大朴为大着。她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,她也将抱着更远的追求,不断探求新的画境,“沉静天地间,沉醉画中仙。”